党委书记 高海涛
1982年出生,管理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,2004年7月参加工作,2007年6月任原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,2008年7月任理学院学办主任兼分团委书记,2015年5月任理学院党委副书记,2017年3月任学校团委副书记,2018年11月任党委宣传部部长。曾获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,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;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被CSSCI收录5篇。
院 长 洪文鹏
1970年出生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流体机械安全节能技术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副主任。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,国家级精品课《工程流体力学》骨干教师,省级优秀课《泵与风机》课程负责人。主要从事多相流体力学理论及应用、多相流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;获得各类科研奖励6项,其中,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,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规划教材3部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被EI、ISTP收录30余篇。
副院长 李洪伟
1982年出生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目前担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、吉林省留学生联谊会理事、吉林省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。从事多相流动与传热、复杂管网泄漏检测与定位等方向教学与科研,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《工程流体力学》骨干教师。先后于2014年和2018年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。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,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省重点研发项目,以及能源、电力领域的一系列应用研究项目。在能源领域顶级(Top)期刊Energy Convers. Manage.,传热领域Top期刊Int. J. Heat Mass Tran.、Appl. Therm. Eng.,以及化工领域Top期刊Chem.Eng.Sci.等发表SCI论文56篇(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36篇)。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(第三完成人,2011年;第二完成人,2013年;第三完成人,2015年;第五完成人,2017年);出版学术专著4部;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项。协助指导博士生2名,指导硕士毕业生21名,本科毕业生65名。指导学生中,5人获得了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3人获得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;5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。2014年获“东北电力大学课堂质量优秀教师”; 2016年获东北电力大学“优秀班主任”; 2016年获评吉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才; 2017年,被评为东北电力大学首批“东电学者”;2017年,获评吉林市青年科技专家。
副院长 姜铁骝
1982年出生,博士,高级实验师,硕士生导师,主要从事火电机组性能在线监测及诊断、大型火电机组安全节能技术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向教学及研究工作。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7项,曾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被SCI、EI收录17篇,授权发明专利9项。2017年被评为东北电力大学“青年教师教学标兵”。
副院长 金 旭
1977年出生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吉林制冷学会理事。主要从事热泵理论与应用技术、农特产品干燥与储运储藏、烟气深度回收利用及系统集成、智慧热网及区域供能管网优化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。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。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被SCI、EI和ISTP收录20余篇。主持吉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,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。2019年被评为首届东北电力大学模范教师。
副院长 蔡伟华
1982年出生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,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(第三层次),吉林省青年科技奖。国家级精品课《工程流体力学》主讲人之一(排名第三)。主要从事浮式液化天然气、小型核反应堆中复杂汽液两相流动与换热等方面研究。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工信部子课题和省部级项目等10余项。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(排名第五),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(排名第一),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科教材《工程流体力学》1部(排名第四),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被SCI论文收录80余篇(第一或通讯作者)。